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古代文学部分考纲要求应试者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知识,准确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几部分。
可见,考纲是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不同角度要求考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点的。而结合历年真题可知,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的考试题型结构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居多。同时,诗歌鉴赏部分也会对古代诗歌进行考核。
首先,我们以2019年真题中部分典型试题为例先分析客观题及考核规律:
第一,主要考查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如:
9.《战国策》的风格特色是( )。
A.自然纯朴,富有美感B.微言大义,暗寓褒贬
C.奇幻变化,空灵飘忽D.铺张辩丽,夸饰恣肆
【答案】D
【解析】《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策士廷说诸侯之辞,臣讽君主之辞,以及不同意见的辩难,都反映出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因此,本题选D。
第二,主要考查文学作品的地位及名家评论,如:
18.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源头是( )。
A.《诗经》B.《楚辞》
C.《古诗十九首》D.《乐府诗集》
【答案】A
【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源头。
B项:“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楚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项:《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D项:《乐府诗集》的文学体裁为乐府歌辞,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因此,本题选A。
29.被鲁迅高度评价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 )。
A.《论语》B.《老子》
C.《墨子》D.《庄子》
【答案】D
【解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鲁迅先生评价“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因此,本题选D。
第三,考查一些积累、识记性的文学常识及文学名句(包括作家作品的对应),如:
31.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诗句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答案】C
【解析】“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选自《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A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选自《李延年歌》,是汉代宫廷音乐家李延年创作的小诗。此诗以简括而觉单调的语言,赞颂了一位举世无双的绝色美女。
B项:“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选自《赠妇诗三首·其一》。《赠妇诗三首》是两汉秦嘉创作的诗词,是作者将往洛阳、而徐淑得病回娘家,夫妇不能面别,因而写来赠给妻子的。该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与妻别离不能相见的愁苦。
D项:“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选自唐代无名氏《古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客居胡地的游子思乡之歌,诗歌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了浓重的思乡愁绪,气氛惨烈。
因此,本题选C。
32.( )不是李白写的。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答案】C
【解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选自杜甫《登高》,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扫码关注宜宾华图教育公众号
长期更新招考消息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