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雅安人事考试 > 考试快讯 > 雅安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笔试备考:汉语言文学之古诗词

雅安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笔试备考:汉语言文学之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分类

2020-04-14 11:28:04 雅安人事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雅安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笔试备考:汉语言文学之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分类雅安公招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雅安公招考试,2020雅安公招,雅安公招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 雅安华图教育如有疑问请加 【雅安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雅安华图微信公众号(yibhuatu),雅安公招培训咨询微信客服: 点击查看,微博:@华图教育在雅安

  在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笔试中,诗歌鉴赏是这两年每年都有的题型。无论诗歌鉴赏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查,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可见,一首诗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笔试中,如若出现这一类的题目,提问形式大致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可是,部分考生面对一首陌生诗歌时,往往无法准确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这类题目就无从答起。为了帮助考生更快更准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我们对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类进行简要分析。

  古诗词主要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羁旅思乡诗、赠友送别诗等几大类。

  一、山水田园诗

  (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二)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作者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上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几句写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作者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一转折,体现了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四)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二、边塞军旅诗

  (一)建功立业和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二)戍边将士思乡、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最后一句,作者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心情。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能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扫码关注宜宾华图教育公众号
长期更新招考消息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